企業專訪
商業時事
科技資訊
創新思維
廣告查詢
關於我們
成為會員
企業大獎
2022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2021年度創新商業方案大獎
2020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登入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私隱政策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現在趨勢
周大福提全購佐丹奴 作價最多25.56億元
【香港零售科技創新大獎2022🏆︱5.16開始接受報名!】
逾七成港人有意外遊 預算一萬元或以上
《2021年度創新商業方案大獎》 潮發貿易有限公司:四十多年中成藥業用心承傳 疫情下與客戶攜手走過窘困
Amazon 開放香港直購Echo產品
29.1
C
Hong Kong
Facebook
Instagram
LinkedIn
Youtube
Search
企業專訪
商業時事
科技資訊
創新思維
廣告查詢
關於我們
成為會員
企業大獎
2022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2021年度創新商業方案大獎
2020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企業專訪
商業時事
科技資訊
創新思維
廣告查詢
關於我們
成為會員
企業大獎
2022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2021年度創新商業方案大獎
2020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Search
商業時事
周大福提全購佐丹奴 作價最多25.56億元
BUSINESS INNOVATOR
-
24/06/2022
0
佐丹奴 (709)公布,獲大股東鄭家純家族持股的周大福提出全面收購,每股作價1.88元,較股份停牌前1.59元溢價約18.2%,總代價最多25.56億元。 佐丹奴股份今復牌股價創新高,高見1.95元。 公告指,佐丹奴有近15.8億股已發行股份,及近1.7億份未行使購股權。周大福及一致行動人士合共持有3.88億股股份,佔佐丹奴現有已發行股本約24.57%。收購後,周大福有意延續佐丹奴現有主要業務。 根據收購要約,先決條件是周大福增持佐丹奴至超過五成,目前周大福於佐丹奴持股約24.57%,意味今次收購至少要獲持股約25.43%的股東支持才可成功。佐丹奴股權目前較為分散,除周大福外,第二大股東為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持股約5%;基金股東則包括貝萊德及領航,分別持股1.93%及1.81%。佐丹奴主席劉國權持股1.74%。
閱讀更多
博覽及會議
【香港零售科技創新大獎2022🏆︱5.16開始接受報名!】
BUSINESS INNOVATOR
-
24/06/2022
0
自疫情爆發以來,數碼科技應用亦成為適應營銷新格局的關鍵所在,零售及餐飲業更積極以創新及快速的方式轉型,努力為後疫情時代做好準備。 年度盛事「香港零售科技創新大獎2022」,為鼓勵各持份者之間的交流協作,並大力推動嶄新零售科技的開發應用,本屆除了零售商組別,餐飲商組別,產品及方案組別及初創科技公司組別外,更特設「#逆境堅毅表揚獎」及「#愛心表揚獎」,藉此公開嘉許得獎企業,能夠透過卓越的科技應用,在逆境之下為客戶、員工及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的支援及關懷。 🎉🎉歡迎各位踴躍參與,5月16日開始接受報名。 📺 詳情 : https://www.hkrtia.org/retail-innovation-award-2022/ 🎯截止報名日期 : 2022年6月30日 🥇香港零售科技創新大獎2022 六大獎項組別: ✦ 零售創新大獎:(零售商組別) ✦ 餐飲創新大獎 : (餐飲商組別) - 與稻苗飲食專業學會合辦 ✦ 零售創新大獎 (產品及方案): ✦ 零售創新大獎 (初創): ✦ 逆境堅毅表揚獎 ✦ 愛心表揚獎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逾七成港人有意外遊 預算一萬元或以上
BUSINESS INNOVATOR
-
23/06/2022
0
旅遊及休閒電子商務平台Klook發表調查報告,受訪2300名港人當中,77%表示在未來一年內會外遊,並傾向較長日數的旅遊體驗,尤其是年輕一族為甚 。63%受訪者傾向疫情後外遊7天以上,當中24%認為最理想天數為11天或以上,較疫情前的14%大幅上升,相信是考慮到回港隔離措施,同時反映港人對旅遊信心逐漸恢復。 Klook於5月份至6月上旬進行《港人有幾想去旅行》問卷調查,發現港人對外遊的意欲持續升溫,在1-10的評分中,逾8成港人表示渴望旅遊度為8分或以上。當中更有53%選10分滿分。 日本首選 料出現「報復式旅遊」 最多受訪者列日本為旅行首選,佔約六成,其次是台灣、南韓、泰國和新加坡。逾九成受訪者選擇自由行,近七成有意參加當地遊;調查又指,逾九成人在疫情後未有減少旅行消費,旅遊人均開支預算1萬元或以上的人數比疫情前多43%,反映港人對海外旅遊逐漸恢復信心,料出現「報復式旅遊」。 調查結果亦反映疫情後亞太區旅客較偏好奢華的外遊體驗,約六成亞太區旅客傾向豪華度假而非背包遊,七成旅客表示偏好休閒輕鬆的「慢活旅行」,而非預算有限的探險體驗。 Klook香港用戶於4-5月份海外旅遊活動與產品的錄得近五成增長,按年升超過4倍,當中以泰國旅遊產品的預訂量增長最為顯著,按年增加超過7倍。
閱讀更多
《創新商業方案大獎》
《2021年度創新商業方案大獎》 潮發貿易有限公司:四十多年中成藥業用心承傳 疫情下與客戶攜手走過窘困
BUSINESS INNOVATOR
-
22/06/2022
0
「開始使用時要堅持一下,因為感覺、味道同普通化工牙膏很不一樣,效果相當之好,產品是從原材料蒸餾出來。這款潔白牙齒除口氣,另一款是鞏固牙肉⋯⋯」潮發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沛澄拿着兩款草本牙膏,熱情詳盡地介紹得教人不禁點頭稱道,他的一番說辭,除了在解釋着公司所代理的產品,還更似訴說着自己在藥業界的心路歷程。 吳沛澄自十多歲起,隨父親學師而接觸中成藥,更接過子承父業的基業,潮發四十多年歷史裏,有四分三的光景都有着他的身影,吳沛澄托一托眼鏡框:「我都五十幾歲了,細細個幫手時沒有甚麼初衷,純粹想幫輕家人負擔,起初加入公司,做進口中成藥相關的工作,嗅着嗅着那醒神的薄荷味,原來就已三十餘年, 我們所代理經銷的產品多為舒緩輕微症狀,例如痾嘔暈浪、傷風感冒、肌肉酸痛、袪除熱痱、止咳等。產品價格相宜,但效果卻遠遠超乎預期,能為人解決些困擾多時的小病痛。 商家最怕聽到顧客投訴來電,不過吳沛澄卻表示不怕,又指潮發很少收到投訴的電話,更多接到的是查詢產品的來電:「那天碰巧接到一位女士的電話,她滔滔不絕地告訴我她經常咳,更因為咳嗽而不能入睡,遍尋不同的西醫處方都無法解決,就因為服用了我們所代理的沈天河五蜈蚣標丸而得以舒緩,每晚都可得以入睡,我聽到很安慰,也為自己的工作能夠幫助人而感開心。」顧客的正面回應,是他最好的推動力和使命,將代理產品一代一代承傳下去。 在速度掛帥的社會,年青一代都看西醫,服用特效藥以擊退病痛,被標籤「過時」、「老套」、「守舊」的中成藥業似是一直在平行時空,但吳沛澄相信縱使便藥未必可即時進入年輕人的世界,但優質的便藥一定是本著承上而下的精神,從兒時開始由父母親或祖父母輩推荐給家人使用。 我們就以這份記憶再次温馨地喚醒年輕人曾感受過的關懷,藉以做到:「家傳戶曉,代代相傳」,令優質的中成藥得以承傳下去,所以良好功效的產品總會得到垂青:「新產品加入市場要堅守一段時間,加上中草藥原材料產品成本不低,所以我們更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為產品形象包裝,設計貼心的宣傳口號;加上中成藥亦不是糖果,不會隨便服用,要用家反覆嘗試,感受效用,建立信心之後才可做到家家信賴,戶戶擁有。」不是所有事都急得來,治病如是,推廣藥品亦如是。再者,按照香港衛生署的法規及發牌制度下,入口的中/西成藥產品都受到嚴格的監管,令顧客在香港可以買到優質而安心的中/西成藥產品。 至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吳沛澄坦言藥業界因此生意亦大受影響,要不斷從中求變求突破,希望能夠殺出重圍,開拓電子商貿後,他們亦有意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而在尋找中國各省各市新客源的同時,他們從來沒有忘記一直支持潮發的本地批發商及藥房,在疫情期間希望為他們提供支援,共同走過窘困:「批發商或藥房只要告訴我們藥品存貨快將到期,我們會全數更換一批新貨,潮發並會向友好藥房送上禮劵為他們打打氣,以答謝他們一直以來的支持,這小小心意望為他們帶來凝聚正能量,舒減大家面對困境壓力,為市場復甦作好準備。」
閱讀更多
主頁
商業時事
商業時事
商業時事
周大福提全購佐丹奴 作價最多25.56億元
BUSINESS INNOVATOR
-
24/06/2022
0
佐丹奴 (709)公布,獲大股東鄭家純家族持股的周大福提出全面收購,每股作價1.88元,較股份停牌前1.59元溢價約18.2%,總代價最多25.56億元。 佐丹奴股份今復牌股價創新高,高見1.95元。 公告指,佐丹奴有近15.8億股已發行股份,及近1.7億份未行使購股權。周大福及一致行動人士合共持有3.88億股股份,佔佐丹奴現有已發行股本約24.57%。收購後,周大福有意延續佐丹奴現有主要業務。 根據收購要約,先決條件是周大福增持佐丹奴至超過五成,目前周大福於佐丹奴持股約24.57%,意味今次收購至少要獲持股約25.43%的股東支持才可成功。佐丹奴股權目前較為分散,除周大福外,第二大股東為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持股約5%;基金股東則包括貝萊德及領航,分別持股1.93%及1.81%。佐丹奴主席劉國權持股1.74%。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逾七成港人有意外遊 預算一萬元或以上
BUSINESS INNOVATOR
-
23/06/2022
0
旅遊及休閒電子商務平台Klook發表調查報告,受訪2300名港人當中,77%表示在未來一年內會外遊,並傾向較長日數的旅遊體驗,尤其是年輕一族為甚 。63%受訪者傾向疫情後外遊7天以上,當中24%認為最理想天數為11天或以上,較疫情前的14%大幅上升,相信是考慮到回港隔離措施,同時反映港人對旅遊信心逐漸恢復。 Klook於5月份至6月上旬進行《港人有幾想去旅行》問卷調查,發現港人對外遊的意欲持續升溫,在1-10的評分中,逾8成港人表示渴望旅遊度為8分或以上。當中更有53%選10分滿分。 日本首選 料出現「報復式旅遊」 最多受訪者列日本為旅行首選,佔約六成,其次是台灣、南韓、泰國和新加坡。逾九成受訪者選擇自由行,近七成有意參加當地遊;調查又指,逾九成人在疫情後未有減少旅行消費,旅遊人均開支預算1萬元或以上的人數比疫情前多43%,反映港人對海外旅遊逐漸恢復信心,料出現「報復式旅遊」。 調查結果亦反映疫情後亞太區旅客較偏好奢華的外遊體驗,約六成亞太區旅客傾向豪華度假而非背包遊,七成旅客表示偏好休閒輕鬆的「慢活旅行」,而非預算有限的探險體驗。 Klook香港用戶於4-5月份海外旅遊活動與產品的錄得近五成增長,按年升超過4倍,當中以泰國旅遊產品的預訂量增長最為顯著,按年增加超過7倍。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逾七成港人有意外遊 預算一萬元或以上
BUSINESS INNOVATOR
-
23/06/2022
0
旅遊及休閒電子商務平台Klook發表調查報告,受訪2300名港人當中,77%表示在未來一年內會外遊,並傾向較長日數的旅遊體驗,尤其是年輕一族為甚 。63%受訪者傾向疫情後外遊7天以上,當中24%認為最理想天數為11天或以上,較疫情前的14%大幅上升,相信是考慮到回港隔離措施,同時反映港人對旅遊信心逐漸恢復。 Klook於5月份至6月上旬進行《港人有幾想去旅行》問卷調查,發現港人對外遊的意欲持續升溫,在1-10的評分中,逾8成港人表示渴望旅遊度為8分或以上。當中更有53%選10分滿分。 日本首選 料出現「報復式旅遊」 最多受訪者列日本為旅行首選,佔約六成,其次是台灣、南韓、泰國和新加坡。逾九成受訪者選擇自由行,近七成有意參加當地遊;調查又指,逾九成人在疫情後未有減少旅行消費,旅遊人均開支預算1萬元或以上的人數比疫情前多43%,反映港人對海外旅遊逐漸恢復信心,料出現「報復式旅遊」。 調查結果亦反映疫情後亞太區旅客較偏好奢華的外遊體驗,約六成亞太區旅客傾向豪華度假而非背包遊,七成旅客表示偏好休閒輕鬆的「慢活旅行」,而非預算有限的探險體驗。 Klook香港用戶於4-5月份海外旅遊活動與產品的錄得近五成增長,按年升超過4倍,當中以泰國旅遊產品的預訂量增長最為顯著,按年增加超過7倍。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珍寶海鮮舫南海沉沒
BUSINESS INNOVATOR
-
21/06/2022
0
珍寶海鮮舫上周二(14日)被拖離本港維修期間,在南海水域遇上風浪,隻船慘遭沒頂,港人集體回憶從此永沉大海。 珍寶海鮮舫母公司香港仔飲食集團表示,事發地點水深超過1,000米,負責航程的拖船公司嘗試救援珍寶海鮮舫不果,船身入水傾側,翌日全面入水翻轉沉沒,打撈工程非常困難,正向拖船公司了解事件,唯事件中未有船員受傷。 逾70年歷史的珍寶海鮮舫由蠆船改建,自疫情停業以來,每年檢查、維修和保養,以滿足牌照及其他的開支數百萬元,股東表示負責沉重。原訂將船隻由香港拖往東南亞維修,上周二不少市民到避風塘送別。有專家估計,而打撈費用昂貴,海鮮舫設備沉沒後受水壓損毀的機會相當高,重新運作相當困難。有議員就促請政府調查事件。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李嘉誠長孫女或參與長和歐洲業務
BUSINESS INNOVATOR
-
20/06/2022
0
有本地媒體引述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的長孫女李思德獲委任為新成立私人持股公司Express Motor的董事。由於Express Motor同時委任長實(1113)執行董事鮑綺雲及長和(001)旗下和黃歐洲副主席Christian Salbaing 出任公司董事,兩人均負責長和系的歐洲業務,引發市場猜測李思德未來可能參與長和系歐洲業務,為擔任家族企業第三代掌舵人準備。 Express Motor該公司的註冊地址與長實辦公室一樣,但未有進一步資料顯示為長和系旗下子公司。 「90後」的李思德是長實(001)主席李澤鉅長女,今年26歲,是李嘉誠孫輩中第一個進入家族事業的第三代。她早於2018年5月獲委任為慈山寺董事,12月出任李嘉誠家族私人持有的兆豐地產董事職務,及至2020年擔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成為該基金會最年輕的董事。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Ferrari 電動車比例將於2026年增至六成
BUSINESS INNOVATOR
-
17/06/2022
0
法拉利(Ferrari)宣布,旗下純電車或混合動力車比例將於2026年升至六成,設計會融入F1 和其他賽車的混動技術開發經驗,引擎將會在義大利設計、手工製作和組裝,為客戶提供三種獨特駕駛的動力系統,確保他們獲得賽車手的駕駛體驗。 在 2019, Ferrari量產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SF90 Stradale,公司目前產品已有一半為電動車,公司目標在 2030 年前實現碳中和,但會繼續開發內燃機新車。純內燃機車品牌 Purosangue SUV 將於九月登場。至於純電動車,公司行政總裁CEO Louis Camilleri曾經指出目前的電池技術還未達標,因此最快2025年才有機會推出,將與目前的內燃機車款產生協同效應,保留賽車傳統技術以及 Ferrari 所有DNA。 Maserati 及Porsch等超跑汽車生產商開始進軍電動車市場,以應對歐洲政府針對內燃機車款日益嚴苛的管制。其中Maserati已保證全電動版的MC20將只需2.8秒便完成百公里加速,並擁有202英里的極速表現,預計在賽道完為測試的電動版MC20最快於今年登場。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美聯儲加息四分之三厘 金管局籲留意置業借貸風險
BUSINESS INNOVATOR
-
16/06/2022
0
美國聯儲局議息後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75厘,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介乎1.5厘至1.75厘,加幅是1994年以來最大,旨在將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 香港金管局跟隨美國加息步伐,將基本利率上調至2厘。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連同前兩次加息,美國聯儲局累計加息1.5厘,在港美息差拉闊下,市場有誘因進行套息交易,導致港元偏弱。隨着美息上升,資金流出港元體系屬預期之內,料港元維持7.85的弱方兌換保證。 他補充,美國息口持續上升,並同步縮表,市場走勢將不明朗及出現波動, 提醒市民置業及借貸時,要考慮利率上升的影響及其還款能力。銀行會審視其資金成本結構及港元拆息來決定上調與否最優惠利率,而定期存款利率已經上升。 至於本港會否出現負資產,余偉文表示要視乎樓市走勢,其走勢受不同因素影響,除息口外,亦包括土地供求、經濟環境、外圍因素、勞工市場等,如果樓價回落,高成數按揭用家更要小心。 借貸人宜提早部署資金成本增加 香港同業拆息(HIBOR)近月顯著上升,用來計算按揭浮息的1個月HIBOR最新已升至0.584厘。按揭貸款浮息約H+1.3%左右,上限為最優惠利率P-2.5% (目前大P為5.25%,細P為5%)。假設1個月HIBOR為0.19%,以浮息1.49%借100萬元,分30年攤還,則每月還款3,442元。 如果香港銀行上調P,息率升至1.83%,每月還款會升至3,606元;如果利率進一步升至2.75%及3%,每月還款將會分別增至4,073元及4,206元,分別較原本還款額3,442元增加18%及22%,要供樓的業主宜早作準備。 此外,私人貸款或者信用卡利率亦可能跟隨美國上升,屆時對於整個資本市場的影響將更明顯。借貸人每月還款亦將會上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美國加息幅度較大,加息及縮表步伐持續,環球經濟將會受到一定壓力,香港面對的外圍市場風險增加,會影響出口,呼籲市民要小心管理風險。他又指,香港銀行資金充裕,未必需要即時上調最優惠利率,未來將視乎套息活動及資金情況,按資金成本個別考慮是否調整利息,政府正動態評估。 他認為香港物業市場仍然平穩,因為新成屋貸款成數只佔房價約5成半,還款金額佔借款人收入比例約3成7,承造貸款亦經過壓力測試,不必太過擔心。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鍾培生家族上市公司資產不足或面臨除牌
BUSINESS INNOVATOR
-
15/06/2022
0
「百億富三代」鍾培生家族持股的上市地產企業華廈置業(278)獲聯交所知會,公司不適合繼續上市,股份遭暫停買賣。聯交所指出,華廈置業過去五年業務運作非常低,租金收入不足700萬港元,資產只有13 億 5,800 萬港元,而且聯營公司持有的資產未用於業務運作,但華廈置業並未有意提高業務運作規模,因此未能符合上市規則維持足夠的業務運作及資產價值,裁定公司不適合繼續上市。 華廈置業由「工廈大王」鍾江海創立,鍾培生是其孫。鍾培生以出位言論及拳戰「抽水王」林作而廣為人知。他並非華廈置業的董事局成員,父親鍾仁偉則是公司大股東兼執行董事,持股12.3%,其叔叔鍾棋偉更加是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身在日本的鍾培生不時在IG分享其富裕生活,包括豪住房價2萬3一晚的酒店。早前他有感酒店洗衫太貴,於是在當地一間服裝店狂掃廿萬日圓的衣物並拍下整個過程,被網民批評炫富。前港姐袁嘉敏月前曾炮轟完鍾培生父子「人渣」,反被指索求經濟援助。今次華廈置業停牌事件亦有網民嘲笑鍾培生的富豪地位。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Celsius陷財政危機引發恐慌 虛擬貨幣價格急挫
BUSINESS INNOVATOR
-
14/06/2022
0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收息平台」Celsius宣布暫停所有提款及轉賬服務,同一時間,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Binance)亦表示基於交易停滯導致系統工作積壓,暫時停止比特幣提款。市場擔心引發系統性風險,拖累虛擬貨幣價格急跌,Bitcoin、Ethereum跌逾一成至18個月低位。幣圈或出現大洗牌,程度媲美dot-com爆煲。 創辦逾5年的Celsius,擁有是逾170萬客戶,是全球首批標榜「高息存款」的加密貨幣平台之一,在高峰期管理超過240億美元資產。為吸引用戶存進各類加密貨幣,視乎不論幣種,活期存款年化利率(APR)高達6厘至12厘,每星期派息一次,Celsius同時提供放貸服務,從中賺取息差。 由於過去幾年幣圈火紅火熱,大量資金湧入,各類創業項目的預期回報率甚高,Celsius的高息吸引不少「穩健」的投資者入場,但Celsius之類「加密貨幣銀行」尚未受到各國監管機構全面規範,對存戶的保障成疑,曾有人質疑該些平台是否似「龐氏騙局」。 幣圈或出現大洗牌 媲美dot-com爆煲 近日幣價暴瀉,Bitcoin和Ethereum分別在一星期內急瀉27%和38%,引起投資者恐慌,不少人擔心「賺息唔夠蝕價」,紛紛從「收息平台」提款撤資。結果,Celsius鑑於「極端市場情況」,即時起暫停所有提款及轉賬服務,旨在「更好地保障客戶利益及履行義務」。該平台表示現正致力於促進流動性穩定,之後會盡快恢復提款及轉賬服務,可是未提及明確時間表。 隨着聯儲局加息,勢必吸引不少資金回流傳統貨幣市場,加密貨幣本身「無息」劣勢突顯,或進一步令加密貨幣價格受壓,坊間「高息平台」亦危危乎,幣圈未來一兩年很大機會掀起大洗牌,汰弱留強,慘烈程度可能堪比千禧年dot-com爆煲,各方持份者須做好準備。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第二階段消費券8月分階段發放 新增支付工具
BUSINESS INNOVATOR
-
13/06/2022
0
政府公布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發放詳情。5,000港元消費券將於8月分階段發放,合資格市民最快8月7日可領取,八達通10月1日發放第二期2,000元,12月16日消費滿4,000元可取餘下1,000元,領取限期為明年9月底。今次新增BoC Pay、PayMe from HSBC供市民選擇,轉會登記期為本月23日起至7月23日,完成登記後不再換支付工具,8個臨時服務中心將在上述日子提供協助。若市民不希望「轉會」,毋須重新登記。另當局亦新增限制,永久性離開香港者將不合資格領取第二階段消費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消費券推出後成功令個人電子支付戶口增加665萬個,以及13萬戶商業登記戶口。新符合資格的人包括18歲或以上永久居民,以及包括來港專才、升學學者等人士,均可上網登記,本月13日為「截數日」,即當日或之前年滿18歲,上述人士且有條件成為永久性居民的香港居民亦可取半額消費券。 永久離港不能獲得消費券 當局同時新增離港限制,市民若於2019年6月18日至本月12日一直不在港;曾以永久離港為由提出申領強積金;有其他證據顯示該人無意回港等,將不能獲得消費券,而「海外留學等合理理由」將繼續符合資格。新登記的市民則需要就「資格」作出聲明,並可於8月7日起全取1萬元,八達通分4期發放,2月中可取最後一期。至於其他電子錢包則分3期,先後於8月7日至12月1日取得總數1萬港元。 資料來源:東網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Ergon 與多間企業攜手製作打氣短片 盼香港人走出逆境陰霾
BUSINESS INNOVATOR
-
27/05/2022
0
隨著政府放寬疫情社交距離措施,亞洲領先的人力資源顧問企業Ergon Global (“Ergon” ) 聯同Alfred24、Dash Living、YAS、Syfe、yuu 等多間企業拍攝短片為港人打氣,藉此鼓勵市民積極重投生活正軌。 短片講述一個在疫情下被裁員的年輕人對生活轉變感到無力及沮喪,但透過轉念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從而帶出「生命自主」的訊息: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即使外在因素無法一時三刻改變,只要掌握自己的生活,總會找到出路。多位企業高層無私傾力演出,包括Syfe業務發展總監佘健燁先生及Ergon 創辦人關竣傑先生等,為港人打氣不遺餘力,短片將會在企業的YouTube, LinkedIn 及 Instagram 播放。 Ergon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關竣傑先生表示:「在疫情期間不少香港人對未來感到迷惘,對環境轉變深感無力。作為扎根香港的人力資源顧問,Ergon希望以短片鼓勵香港人在逆境中重新掌握屬於自己的人生,追求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在求職市場轉趨穩定的情況下,積極面對前路及裝備自己,發揮所長。」 圖片說明 多位企業高層粉墨登場,包括Syfe業務發展總監佘健燁先生(中),以及Ergon 創辦人關竣傑先生(左一)。 短片強調生活自主,人生應該由自己主導,方會找到前路。 短片亦帶出在急速轉變的社會中,市民應該放慢腳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如需高像素圖片,請參閱: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IPi27Cyi1M_Be5kEhjfFxsnZsN6JpQyU?usp=sharing 短片結連: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Tm9ahJrkeGfFyAocvKxTZxKm8YMZ9tU/view?usp=sharing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本港首季經濟預估按年收縮4%
BUSINESS INNOVATOR
-
03/05/2022
0
本港首季經濟再度收縮,結束4個季度增長,創1年半以來最差。 政府統計處公布,根據預先估計數字,首季經濟按年實質收縮4%,去年第4季為增長4.7%,主要由於內需及外需表現疲弱。經季節性調整後,首季經濟按季下跌2.9%,去年第4季為持平。 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實質下跌5.4%,亦結束連續4個季度增長;政府消費開支按年升幅擴大至5.9%。至於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則由去年第4季下跌0.6%,於今年首季跌勢顯著加快至8.3%。 貨品出口和入口均結束連續6個季度增長,貨品出口由去年第4季按年增長13.5%,於今年首季轉跌4.5%;貨品進口亦升9.9%轉跌5.9%。首季服務輸出和輸入均按年下跌2.8%,去年第4季則分別上升6.9%和4.5%。 首季本地生產總值的修訂數字和更詳細的統計數字,以及今年全年本地生產總值的修訂預測,將會在今年5月13日公布。 資料來源:RTHK
閱讀更多
創新思維
Snap推出迷你自拍航拍機Pixy 外型可愛不需遙控操控
BUSINESS INNOVATOR
-
29/04/2022
0
影片社交平台Snapchat母公司Snap首次推出航拍機! 機身鮮黃色、形狀扁平正方的Pixy,除了可愛搶眼的外型,最大特色是不需遙控操控,只需按一下機頂按鈕便能啟動,並有四個預設飛行模式可選擇,包括懸浮、追蹤、環繞等,可以沿軌道飛行或追蹤用家拍攝,然後降落在用家手中。 Pixy內置兩個鏡頭,一個用作追蹤用家、拍攝2.7K影片,另一個則用作穩定機身和偵測手掌著陸,每充滿一次電可以飛5至8次,並可更換電池。 Pixy拍攝的影片和照片會自動上傳到Snapchat的Memories,用戶可以編輯、加入特效,再分享到其它平台,每部機最多可以儲存100段影片或1000張照片。 Pixy周四起在美國和法國率先發售,定價229.99美元(約1805港元),額外電池售價19.99美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V4A8D3rQ0 Pixy宣傳片段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峰迴路轉】馬斯克以440億美元成功收購Twitter
BUSINESS INNOVATOR
-
26/04/2022
0
社交平台Twitter周一宣布,董事局接受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總額約440億美元、每股54.2美元的全資收購和私有化提議。交易仍有待監管部門和Twitter股東同意,預計今年內完成,屆時Twitter將成為私人控股公司。 馬斯克在本月初披露持有Twitter 9.2%股份,成為最大個人股東後,先後傳出他臨時變卦拒絕加入董事局、董事局及部分大股東反對馬斯克的收購提議,並啟動「毒丸計劃」阻止。Twitter獨立董事局主席泰勒(Bret Taylor)表示,董事局經過深思熟慮和全面評估馬斯克的提議後,認為這項收購提議將帶來可觀的現金溢價,對股東來說是最佳選擇。有分析認為董事局改變主意,除了是因為收購價吸引,也擔心一旦馬斯克因為收購不成出售持股,Twitter股價會急瀉。 馬斯克在達成收購協議後隨即在Twitter發聲明,指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正常運作的基石,而Twitter是一個數碼廣場,所有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話題都可在此討論。他又說希望對他最差的批評聲音都能保留在Twitter上,因為這才是言論自由的真諦。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保就業2022】周五起接受申請 下月初發放首筆補貼
BUSINESS INNOVATOR
-
25/04/2022
0
政府公布新一輪保就業計劃詳情,周五(4月29日)起接受申請,為期兩星期,最快下月初發放首筆補貼。政府將向提交申請的合資格僱主,提供今年五月至七月的工資補貼,預計會有逾160萬名僱員及14萬名自僱人士受惠。 申請期 2022年4月29日早上8時至2022年5月12日晚上11時59分 申請資格 僱主 不是「剔除名單」列明的僱主 2021年12月31日或之前已參與強積金計劃或已設立職業退休計劃 沒有牽涉清盤、撤銷公司註冊或剔除註冊等程序,或處於不活動 今年5月10日或之前已繳清「2020保就業」計劃的退款或罰款 自僱人士 須於2021年12月31日或之前已開設「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 申請2022年「保就業」計劃當日該「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未取消 若申請人擁有多個「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亦只能提交一次申請 補貼金額及名額上限 每名合資格全職僱員補貼上限劃一8000元;月薪3,000元或以上,但少於8,000元的兼職僱員補貼劃一4,000元;可就少於3,000元的65歲或以上僱員申請「年長補貼名額」、4,000元 曾申請「2020保就業」計劃的僱主,可選擇以當時申請的僱員人數,或去年第四季的數據決定「2022保就業」的申請人數上限 「受限名單」企業申請工資補貼僱員數目限於最多100人;不屬於「受限名單」企業上限為1000名僱員 僱主需在3個月資助期內,聘用不少於獲批資助僱員數目,並承諾把全數補貼用作支付工資 受限名單 超級市場、便利店 藥房和藥行 企業與消費者間的電子商貿平台(包括產銷售、餐飲訂購、車輛預約) 物業管理、清潔、保安 保險、銀行、證券、強積金、資產管理、管及信託 本地速遞及派送服務 公共事業公司(包括電力公司、煤氣公司、石油氣公司、油公司、電訊服務公司) 主題公園 私家醫院、私營醫療集團及醫務化驗所 建造業總承建商(不包括裝飾維修保養工程) 地產發展商 地產代理商 ...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App Store大掃除】蘋果警告將久未更新App下架
BUSINESS INNOVATOR
-
25/04/2022
0
蘋果公司近日向部分iOS應用程式開發者發通知,指他們的應用程式已太久沒有更新,如果在30天內再不提交更新,便會從App Store下架,做法引起極大爭議! 蘋果在「最後通牒」電郵中未有說明今次針對的是多久未更新的App,有報道引述收到通知的開發者說,涉事的程式最少兩年沒更新。不過即使被下架,已下載程式的舊用戶不受影響,仍可繼續使用。不少遊戲開發者紛紛在Twitter上狠批蘋果威脅將他們的程式下架,指很多免費遊戲App在上架時已完整,一直運作正常,根本沒更新的必要。 部分應用程式開發者收到來自蘋果公司的電郵 (Twitter圖片) 蘋果在2016年也曾宣布為App Store大掃除,要求開發人員在30天內改善無法正常運作、未遵循最新規範,或太久未進行相容性更新的App,否則便會將它們移除,未知這個做法是否一直持續執行,抑或是在最近才決定擴大「大掃除」規模。 蘋果的競爭對手Google Play Store本月初也宣布同類措施,指今年11月1日起,會將未有因應近兩年Android應用程式介面(API)更新的App下架。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馬斯克隧道公司Boring估值大增至近57億美元
BUSINESS INNOVATOR
-
22/04/2022
0
全球首富、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近期欲收購Twitter的動向成為熱話,他創辦的隧道建設初創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同樣受到注目。 The Boring Company公布,在C輪融資籌集到6.75億美元,最新估值達到56.75億美元(約445億港元),較3年前對上一輪融資時估值9.2億美元,大增逾5倍。今輪融資由Vy Capital和紅杉資本牽頭,其他投資者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Founders Fund、8VC、Craft Ventures和DFJ Growth。The Boring Company表示今次集資所得將用於為工程、營運和生產等各部門增聘人才,以擴大其「Loop」地下交通系統項目規模,並加快下一代隧道挖掘機Prufrock的研發。 The Boring Company在2016年成立,目標是透過建造地下隧道,解決交通擠塞問題。公司最初放眼長途運輸,但在洛杉磯、芝加哥以及連接華盛頓與巴爾的摩的幾個大計告吹後,改為專注於建設短途交通網絡。公司去年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建成首個Loop隧道系統,以Tesla電動車接載乘客來往會場,不過在實際運作時竟然出現塞車情況,速度遠差於預期,亦未能做到自動駕駛。 有分析指出,馬斯克一向以誇張言論吸引市場注意力,結果能否實現對投資者來說未必重要,而馬斯克已一次又一次證明,他非常擅長推高公司股價和估值。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首階段放寬】恢復晚市堂食 美容院、健身室等處所重開
BUSINESS INNOVATOR
-
21/04/2022
0
政府今日起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食肆可恢復晚市堂食至10時,每枱最多4人,可舉辦不多於20人的宴會,員工須每3天做一次快測。不過酒吧和酒館要繼續關閉。 室內外體育場地、健身中心、美容院、按摩院、戲院、宗教處所等8類表列處所可重開,室內可容納人數為上限5成。戲院可設「可飲食場次」,但全體員工及該場次所有顧客均須接種三劑疫苗,多間院線都表示,暫時無意安排可飲食場次。 旅行社可復辦30人本地遊,員工須接種三針,團友亦須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若所有團友於出發當日快測陰性,每團人數可放寛至100人。 政府同時取消跨家庭聚會限制,限聚令放寛至4人。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Netflix訂閱用戶十年來首跌 未來或加入廣告以較低價吸客?
BUSINESS INNOVATOR
-
20/04/2022
0
串流影視平台Netflix公布,今年第一季訂閱用戶較前一季減少20萬個,是十年來首次下跌,更預計今季會繼續流失200萬個用戶。Netflix之前曾預期第一季會增加250萬個訂閱用戶,公布業績後,公司股價在美股收市後交易時段急挫逾25%,市值蒸發近400億美元。 Netflix三月初因應俄烏衝突暫停在俄羅斯的服務,導致70萬用戶流失,即使撇除這項因素,上季亦只增加50萬個用戶。公司管理層解釋,Netflix本身已有相當高的市場滲透率,加上共用帳戶問題以及市場競爭激烈,成為業績增長的阻力。Netflix估計,現時全球除了近2.22億個付費家庭之外,有超過1億個家庭透過共用帳戶使用其服務,當中逾3000萬戶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公司不排除未來會在全球改變使用條款,改善大量共用帳戶導致收入放緩的問題。 Netflix過往一直抗拒在其平台上加入廣告,但公司行政總裁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第一季業績公布後表示,對推出加插廣告、收費較便宜的訂閱計劃持開放態度,認為應該為對廣告容忍度高的消費者提供選擇,但預計不會在未來一兩年內成事。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ViuTV人事變動】魯庭暉調任新公司管理MIRROR 鍾廣德接任總經理
BUSINESS INNOVATOR
-
19/04/2022
0
ViuTV出現人事變動!捧紅男團MIRROR並帶領公司於去年轉虧為盈的原總經理魯庭暉,將出任電訊盈科媒體集團旗下新公司MakerVille的行政總裁,ViuTV總經理一職即日起由資深廣告人鍾廣德接任。 ViuTV新任總經理鍾廣德 電盈發言人表示,魯庭暉仍是ViuTV董事會成員,他在新公司將專注於內容創作、藝人管理及活動管理。MakerVille會繼續為ViuTV提供充滿創意及優質的內容,並會探索在香港以外的內容製作合作及機會。 魯庭暉調任MakerVille行政總裁
閱讀更多
創新思維
Stripe與Meta等巨企合作斥逾9億美元開拓碳捕集市場
BUSINESS INNOVATOR
-
13/04/2022
0
美國網上支付服務商Stripe聯同多間國際知名企業,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母公司Meta、電商平台Shopify和管理諮詢巨頭麥肯錫,計劃投放逾9億美元推動碳捕集技術發展,為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出一分力。 碳捕集是指將二氧化碳收集後直接封存,防止在發電過程中或其他行業使用化石燃料而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至大氣層,這項技術被認為對未來實現碳中和至關重要。 今次由Stripe主導的項目名為Frontier,參與的企業承諾在2030年前,合共斥資9.25億美元,向除碳技術開發商採購相關產品和服務,目標是加快碳捕集技術普及,透過減低其高昂的成本,令更多其他公司都能負擔得起參與其中,彌補他們的產業所造成的污染。Stripe同時容許使用其平台的賣家,透過撥出部分銷售收入來參與計劃。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TikTok今年廣告收入料倍增至逾110億美元
BUSINESS INNOVATOR
-
12/04/2022
0
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最新預測顯示,中國短片社交平台TikTok今年的廣告收入可能增加兩倍至逾110億美元,超過競爭對手Twitter與Snapchat兩者相加。 由北京字節跳動開發的TikTok,目前在全球有超過10億名活躍用戶,去年廣告收入近40億美元。Insider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指出,過去幾年來,TikTok的用戶數目爆炸式上升,用家並花費大量時間在這個應用程式,令其廣告收入大增。分析預計TikTok今年的廣告收益中超過一半,即是近60億美元,將會來自美國市場。 至於Twitter和Snapchat今年的廣告收入,預料將分別達到55.8億美元和48.6億美元,加起來仍少於TikTok的110億美元預測。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馬斯克決定不加入Twitter董事局
BUSINESS INNOVATOR
-
11/04/2022
0
Tesla行政總裁、最近成為Twitter最大單一股東的馬斯克(Elon Musk),決定不加入Twitter董事局。 Twitter行政總裁阿格拉瓦爾(Parag Agarawal)在美國時間周日晚公布,馬斯克的董事任命原定在4月9日正式生效,但馬斯克當天早上突然通知Twitter,決定不加入董事會。阿格拉瓦爾未有說明馬斯克有否交代改變主意的原因,只表示相信這個是最好的安排,馬斯克仍是Twitter最大股東,公司對他的建議繼續持開放態度。 馬斯克上星期披露,已收購Twitter 9.2%股份,成為這個社交平台的最大個人股東。阿格拉瓦爾隨後邀請馬斯克加入董事局,馬斯克當時也接受邀請,並發帖文稱期待與董事局共事,在今後數月對Twitter作出重大改進。根據阿格拉瓦爾早前與馬斯克達成的協定,馬斯克在2024年之前只能擔任二級董事,權力會受到限制。 馬斯克近日在Twitter非常活躍,發布了一連串有關改革Twitter大計的帖文,包括建議Twitter Blue訂閱服務降價、禁止廣告並允許用戶使用狗狗幣付款,以及將Twitter總部改造為無家可歸者收容所等。他還問他的8000多萬名跟隨者,是否應該刪除Twitter中的「w」,改為「Titter」(有傻笑、偷笑之意)。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保就業計劃2022】不設月薪上限 僱主最多可為一千名員工申請
BUSINESS INNOVATOR
-
08/04/2022
0
政府上月宣布推出2022年保就業計劃,為合資格僱主提供今年五至七月的工資補貼,每名僱員補貼8,000元。當局經諮詢後決定放寬門檻,作出六項修訂,包括取消僱員月薪上限,容許僱主按2021年第四季僱員人數申請補貼、申請的僱員人數上限由50人放寬至1,000人,而超市等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也可以申請,但列入「受限名單」的行業,申請補貼的僱員上限為100人。新一輪保就業計劃經改良後,預計受惠僱員人數由130萬增至174萬,涉款增至430億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目標在本月底開放申請,五月底發放資助。 「完善版保就業計劃」六項修訂: 取消僱員30,000元月薪上限 容許選擇以2020年保就業計劃數據或去年第四季實際聘用人數為合資格僱員人數上限 領取工資補貼的僱員上限為1,000人 容許企業由「剔除名單」變為「受限名單」,可申請最多100人的工資補貼 增設4,000元半額資助,涵蓋兼職僱員及有參與強積金計劃的臨時僱員 擴展範圍至涵蓋有強積金戶口的自僱人士和65歲以上僱員 主要資助範圍(最多申請100名僱員的補貼): 經營被勒令關閉處所的企業 經營受限制餐飲處所的企業 不在受限名單的零售店 進出口貿易、批發 專業及商用服務 運輸及物流 建造業分判商及從事裝飾維修保養工程的承建商 非政府資助個人服務、教育和社會服務 製造業 其他 受限名單(最多申請100名僱員的補貼): 超級市場、便利店 藥房和藥行 企業與消費者間的電子商貿平台(包括產銷售、餐飲訂購、車輛預約) 物業管理、清潔、保安 保險、銀行、證券、強積金、資產管理、管及信託 本地速遞及派送服務 公共事業公司(包括電力公司、煤氣公司、石油氣公司、油公司、電訊服務公司) ...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Oriental Watch Holdings Joins Series A Funding for ESG Start-up GoImpact
BUSINESS INNOVATOR
-
07/04/2022
0
GoImpact, an ESG and Sustainable Finance start-up, announced the closing of its Series-A round fund-raising, at a valuation of US$ 22 million, tripling that...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臨時失業支援】首批6萬人最快下周二收錢 同日截止申請
BUSINESS INNOVATOR
-
07/04/2022
0
本港第五波疫情導致多個行業的僱員手停口停,政府早前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為短暫失業的合資格人士提供10,000元援助,申請期下周二( 4月12日)晚上11時59分結束。計劃自上月23日開始接受申請以來,截至昨日(4月6日)已接獲36萬宗申請。首批成功申請的六萬名市民,將於下周二起的一星期內收到自動轉帳款項。 政府表示最先獲批的申請主要來自擁有強積金戶口的人士,而沒有強積金戶口的審批需時較長,申請人明日(4月8日)起可到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網站查閱申請進度。另外,至今約有三成持強積金戶口的申請者不符合資格,原因包括不符合收入規定,或並非在被勒令關閉的處所工作等。 臨時失業支援計劃詳情 政府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為去年底第五波疫情開始以來失去工作的人士,提供一筆過10,000元援助,不論全職、兼職員工以至自僱人士均可申請。受僱於美容院、健身中心等被勒令關閉處所的僱員,以及受僱於餐飲處所、因處所停止晚間堂食而被僱主要求短暫停工的僱員,不論是正在放無薪假或留職停薪者,都可以申請臨時失業支援。 不過零售業和建造業被要求放無薪假的從業員,由於工作地點並非政府勒令關閉的處所,未能受惠於此計劃。主動離職的僱員也不符合資格,但若是被僱主要求辭職,申請時可填寫申述書解釋情況。 申請資格 申請人須以個人身份提出申請,並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持有效香港身份證 於2021年10月1日或之前年滿18歲 由2021年10月1日至提交申請當日通常居住在香港 曾於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這三個月期間至少一個月在香港工作,而所有工作的月入一般介乎2,700元至30,000元 就業狀況為: 於提交申請時已失業至少連續30天(包括提交申請當日);或 現受僱於下列受第599F章所限的處所,並被僱主要求短暫停工,而於申請當日距離最後工作日至少30天(包括提交申請當日)– 因應第五波疫情而現須要關閉的表列處所(即遊戲機中心、浴室、健身中心、遊樂場所、公眾娛樂場所、派對房間、美容院、夜店或夜總會、卡拉 OK 場所、麻將天九耍樂處所、按摩院、體育處所或泳池);或 須要關閉或經營受限制的餐飲業務處所(如酒吧、酒館或餐館) 以下人士不具備申請資格: 因轉工或退休而主動離職 在申請當日仍有一份或多於一份有薪工作 於提交申請時為綜援受助人 受惠於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的指定措施 申請所需資料 最後就業日期及證明文件(如:解僱信、離職金紀錄等)或現職工作處所為表列處所的證明文件(如有效的員工證、僱員合約、糧單等)及最後工作日期。 若申請人有部份工作收入未記錄在強積金戶口或強積金計劃未能有效反映工作收入,須於填寫網上申請表時選擇「有工作收入沒有記錄在任何強積金計劃及職業退休計劃中」,填寫該等收入資料並提供收入證明。 擁有「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的申請人須注意,在2022年2月8日起才開設的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內的資料將不獲計算。 申請人如有非記錄在強積金的工作收入,須於提交申請時提供職業退休計劃註冊/豁免編號或職業退休計劃名稱或僱主名稱(如適用);該計劃下2021年10月至12月期間收入及證明文件;以及2022年1月至3月期間的工作收入及證明文件(如申請人在此期間曾就業) 申請網址: https://application.tur.gov.hk/zh/apply 申請示範短片: (1)擁有強積金戶口的申請人: https://youtu.be/eemL0bV-mVo (2)沒有強積金戶口的申請人: https://youtu.be/hz6IXjg4FWI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消費券2022】4月7日派5000元 八達通須分多次領取
BUSINESS INNOVATOR
-
06/04/2022
0
政府新一輪電子消費券,第一階段派發的5000元將於4月7日星期四發放,去年已成功收取消費券的市民,毋須再次登記,並必須使用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同一款儲值支付工具收取今年的新一輪消費券,不能「轉台」。 八達通須拍卡分多次領取 其餘工具當日存入 去年透過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或WeChat Pay HK帳戶收取消費券的市民,將於4月7日收到5000元消費券,有效期至10月31日。至於八達通的消費券將會分兩次發放,市民於4月7日起,可拍卡收取首期4000元的消費券,領取地點包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領取站、指定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及八達通服務站,或可使用八達通應用程式在手機拍卡領取。不過由於現時八達通卡儲值限額是3000元,市民要因應其八達通卡內的餘額,分多次拍卡,才可領取第一期的全數4000元。 八達通用戶10月底前須消費滿4000元 八達通消費券安排與去年相同,市民使用八達通卡於本地消費時,屬消費券適用範圍,將被自動計入「合資格消費」總額。用戶在5月至10月期間,「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便可在下一個月的16日,獲發第二期1000元消費券,但最遲須在10月底前符合條件,即11月16日收到第二期1000元的消費券。 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失效或遺失的處理方法 市民如已移除用作領取上一輪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手機應用程式,或已註銷其電子帳戶,可先嘗試重新下載相關手機應用程式或啟動該舊有帳戶。若確定用作登記上一輪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已失效,包括已遺失或退回已登記的八達通卡,應盡快更新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登記紀錄。由於處理需時,這些人收取消費券的日期將會有所延遲。 若要更新紀錄,市民可從消費券計劃網站下載,或透過熱線18 5000以郵寄、電郵或傳真方式索取「更改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申請表格」,填妥後連同香港身分證複本,郵寄至「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5000號 消費券計劃秘書處」。如在本地投寄,毋須貼上郵票。使用八達通卡領取消費券的市民,亦可透過消費券計劃網站提供的連結更改登記紀錄。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華為殺入流動支付市場 勢成支付寶、微信勁敵
BUSINESS INNOVATOR
-
04/04/2022
0
支付寶和微信WeChat Pay自去年成為政府發放電子消費券渠道後,在本港越來越普及。這兩個在内地龐大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流動支付平台最近迎來勁敵!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通訊設備龍頭華為近日正式殺入移動支付市場分一杯羹。 《中國證券報》引述業內人士透露,「華為支付」在內地已經啟用幾個月,正進行推廣。華為支付目前除了覆蓋華為自家應用程式,包括華為雲空間、華為音樂、華為視頻和華為閱讀等,部分第三方軟件,例如芒果TV、有道雲筆記和PP視頻等也已開始接受華為支付。 內地芒果TV App付款方式新增華為支付選項 華為支付需要綁卡開通,現時支援內地160多間銀行的銀行卡。在華為旗下的多個手機應用程式,支付頁面已出現「華為支付」的選項,頁面底部小字顯示,華為支付服務是由訊聯智付提供。 華為支付頁面顯示服務由訊聯智付提供 華為早於2016年8月,便在旗下智能手機推出Huawei Pay行動支付和電子錢包服務,但公司當時表示未有申請支付牌照的計劃。直至去年3月,華為透過收購深圳訊聯智付100%股權,獲得移動支付牌照,成為繼小米之後第二間擁有支付牌照的手機製造商。 有分析認為,華為支付強勢入局,並非單純跟支付寶、微信搶客,而是為了減省旗下產品使用其他支付平台的手續費成本,支撐和完善華為的智慧生態鏈戰略。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MIRROR、ERROR攻佔過半本地廣告市場
BUSINESS INNOVATOR
-
17/08/2021
0
廣告媒體監察公司admanGo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本地廣告開支按年增長35%,達137億元,多個行業在上半年的廣告開支均呈顯著增長,反映各行各業逐步走出疫情邁向復甦。 報告特別提到,著名男子組合MIRROR及ERROR成為本地廣告寵兒。在上半年,十大Instagram廣告支出品牌中,就有5個請了MIRROR或ERROR成員作宣傳,排首3位的Deliveroo、花旗銀行及滙豐銀行均同時邀請MIRROR及ERROR為其品牌作宣傳,其餘兩個有請兩大男團的是Guerlain及Cartier品牌。 上半年十大最高廣告支出行業普遍錄得雙位數升幅,頭三位行業排名與去年相同。排首位的銀行、信用卡及投資服務,廣告開支按年大幅增加79%,是增幅最大的行業;第二位的藥物及醫護則下跌6%;第三位的浴室及家居用品則升49%。 化妝及護膚用品今年廣告開支排名由去年的第九位躍至第六位,開支增幅達72%。 廣告媒介方面,投放在手機廣告的開支排名最高,按年升55%,電視及社交媒體廣告則同樣漲45%。社交媒體中,投放在Facebook及Instagram的廣告開支分別增長40%及65%。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7月中小企營商氣氛續好轉 零售物流飲食業帶動
BUSINESS INNOVATOR
-
10/08/2021
0
政府統計處今日(8月10日)發表2021年7月份中小型企業(中小企)業務狀況按月統計調查的結果。中小企業務收益的現時動向指數從6月在收縮區域的45.1,上升至7月的46.6,而未來一個月(今年8月)的業務收益展望動向指數為52.0。 按行業分析,不少統計調查涵蓋的行業的業務收益現時動向指數在7月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別是物流業,從44.3上升至48.6,以及進出口貿易業從43.7上升至47.4。 進出口貿易業新訂單的現時動向指數從6月的44.7,上升至7月的47.9,而未來一個月(即今年8月)的新訂單展望動向指數為49.0。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外部需求暢旺及本地疫情穩定下,中小企的營商氣氛於7月繼續好轉,預期一個月後的營商情況也見明顯改善,尤其是零售業、物流業和飲食業,而消費券計劃將有助刺激消費意欲及為與消費相關行業帶來支持。惟發言人提醒,近日更具傳染性的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多地肆虐,增加了環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港女乒團勝德國奪銅 締造歷史最佳成績】
BUSINESS INNOVATOR
-
05/08/2021
0
香港於奧運再奪獎牌!蘇慧音、杜凱琹、李皓晴今早於女子乒乓球團體賽以總場數3-1擊敗德國取得銅牌,成功為香港奪得今屆奧運第四面獎牌! 如有任何品牌、創業、商業、財經及創新科技的故事投稿、新聞稿及市場資訊,歡迎電郵至 news@biz-innovator.com ,亦透過 WhatsApp : +852 6186 0409 聯絡市場發展部的同事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香港零售科技創新大獎2021🏆, 現正接受報名!
BUSINESS INNOVATOR
-
02/08/2021
0
本屆香港零售科技大獎除了零售商、科技供應商及初創科技公司組別的創新大獎外,更特設數碼轉型及餐飲創新獎項,為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善用科技來進行數碼轉型的機構打氣。歡迎各位踴躍報名參加, 截止報名日期為2021年7月30日。 了解更多關於香港零售科技創新大獎2021: http://www.hkrtia.org/retail-innovation-award-2021/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何詩蓓第二次出戰奧運奪銀 代表香港拒愛爾蘭招手
Little Suen
-
28/07/2021
0
何詩蓓替香港再添獎牌!東京奧運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周三(28日)早上舉行,23歲的香港「飛魚」何詩蓓(Siobhan)以1分53秒92、打破香港及亞洲紀錄的時間,勇奪銀牌,是香港史上首面游泳獎牌! 何詩蓓第二次代表港隊參加奧運,她是香港首個泳手,直接以奧運A標取得參賽資格的運動員,何詩蓓亦多次打破亞洲紀錄。 23歲的何詩蓓是一名香港和愛爾蘭的混血兒,令她有「混血飛魚」的稱號,何詩蓓:「我在香港出生,香港長大,對我來說代表香港是最理所當然的決定。」 繼張家朗於男子花劍贏金後,相隔兩日何詩蓓再下一城,她藉此鼓勵香港運動員:「我和張家朗的獎牌,希望可以推動比賽中的運動員。」 除了榮譽,何詩蓓先獲恒地送出250萬獎金,後續美聯物業為贏得獎牌的香港運動員,提供「置業免佣」優惠,凡獎牌得主以個人名義置業,均可免收佣金,以作鼓勵。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張家朗奧運奪金 至少獲750萬獎金
Little Suen
-
27/07/2021
0
港隊劍擊代表張家朗在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奪金,一戰成名,還贏得豐厚獎金及獎品。 首先「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會向張家朗發放500萬獎金。另外,張家朗母校林大輝中學校監兼體院主席林大輝基金將向張家朗送贈250萬獎金「助買樓」。 另外,港鐵向他送出終身任搭車票,而九巴則送一年免費任搭。實惠亦向張家朗免費添置全屋傢俬。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滴滴或受空前重罰 恐被逼美退市
Little Suen
-
23/07/2021
0
彭博昨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在美上市風暴尚有下文,內地當局正考慮施加史無前例的嚴厲懲處,包括罰款、暫停部分業務運作、引入國有資金做投資者,甚至必須從美國退市,目前尚無定案有傳罸款或會比阿里巴巴的182億元人民幣反壟斷罰款更高。 滴滴周四美股開市即告滑落,其後持續向下,最終以緊貼全日低位收市報10.2美元,跌幅為11.3%,曾創10.17美元上市新低。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恒大危機】龍頭銀行拒收恒大新盤按揭申請
Little Suen
-
21/07/2021
0
中國恒大(3333)近日出現債務危機引起關注,市傳有龍頭銀行因風險評估關係,拒絕接收恒大旗下在港兩個新盤的樓花按揭申請,之前已批出的按揭申請則不受影響。 近期,恒大被負面消息纏身,除了高層涉性醜聞外,更恒大被廣發銀行宜興支行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凍結銀行存款1.32億元人民幣,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法院審查後認為符合法律規定,裁定凍結相關財產,消息拖累恒大股債急挫。 恒大發佈公告,將在7月27日召開董事會,討論特別分紅計劃。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港航證裁員機師放長期帶薪假
Little Suen
-
10/06/2021
0
港航主席侯偉向員工發信表示,香港航空計劃在精簡架構後,推出自願長期帶薪休假計劃。 香港航空昨日向員工發信,指公司將透過合併部門和整合員工職能以縮減規模,12架A320飛機隊將於下月起停飛一年,只專注約8架飛做貨運,相關機師會放「長期帶薪假」,半年假期獲發一個月薪金,9個月則獲發兩個月薪金。港航未透露是次架構重組涉及的員工數目,但形容目前正處於「嚴峻的求存狀况,施行架構重組及持續整合是急不容緩」。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台灣疫情入社區 自去年首次收緊限制措施 彭博曝「世界防疫模範」最大隱憂
Little Suen
-
12/05/2021
0
根據《彭博》報導,台灣和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數一度幾乎快完全消滅新冠病毒的國家,然而現在卻都開始加強防疫措施,恐將破壞兩地曾擁有數個月的正常生活。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疫情已進入社區感染。台灣政府宣布,未來4週內,室內活動人數必須在100人以下、室外活動人數500人以內,這是自去年限制放寬以後,首次出現加緊限制措施。 外媒提到,這是台灣自去年放寬防疫措施以來,首次緊縮限制,並提到,由於台灣先前防疫成功,導致說服人民接種疫苗有困難,目前疫苗接種率不到1%。 報導提到,台灣在疫情爆發之初就控制了疫情,持續將病毒排除在外長達8個多月,這也使台灣從來不用在內部實施嚴格的限制,企業、政府機關、學校都在疫情間維持營運。也是由於在控制疫情方面相當成功,以至台灣現在必須努力去說服民眾接種疫苗,到目前為止,台灣疫苗接種率不到1%,在這方面,新加坡狀況較好,接種疫苗率有19%。 報導指出,政府的新限制導致民眾對經濟成長方面的擔憂,台灣、新加坡股市都出現下跌情形,兩國疫苗接種率低,也引起社會擔憂,如果這次病毒是傳播更快的變種病毒,後果可能更嚴重。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中澳關係】澳洲提子出口中國通關延遲 貿易關係再惡化
Little Suen
-
23/04/2021
0
根據外媒報導,澳洲食用葡萄在中國各港口清關時遭遇延遲,兩國貿易關係惡化的又一跡象。 澳洲食用葡萄協會執行長Jeff Scott表示,「過去三周食用葡萄在中國港口發生長時間延遲。約有400或500個貨櫃的清關時間較正常水準多出五至十天。」 「這些水果是冷藏的,所以未有腐爛,但貨品需從一個港口轉向另一個港口,以嘗試清關和避免延遲,相關成本需由澳洲農戶承擔。」 Scott指出,清關延遲的狀況大多發生在中國南方港口,最明顯的是深圳。Scott稱,出口商並未得到清關延遲的解釋,但他們說其他國家的出口商並未遭受同樣的延遲。 目前深圳港務機關並未回應。 資料來源: Reuters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香港中小企58%業務錄萎縮 25%擬今年裁員 亞太區中最悲觀
Little Suen
-
23/03/2021
0
環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澳洲會計師公會調查顯示,香港58%中小企在去年錄得業務萎縮,創歷史新高,比例為亞太區榜首。在接受調查的香港小型企業中,只有16%的企業去年錄得增長。而展望今年,亦只有21%的企業預計將會實現增長。大部分企業對今年業務增長感悲觀,認為需要1年以上才能復甦,25%的受訪機構表明會進行裁員。 澳洲會計師公會於去年11月9日至12月10日,訪問亞太區11個市場,包括香港、內地、新加坡等共4,227間中小企的經營者,其中香港佔306間,來自零售貿易、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銀行金融或保險業,分別佔11.1%、9.2%及8.8%。 「香港中小企對業務增長的預期已連續兩年在所有受訪市場中排名最低。53%的受訪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對其業務運營產生了最主要的負面影響。」澳洲會計師公會2021年大中華區分會會長陳銘嚴先生表示。 招聘意欲也轉趨審慎,今年只有12%企業有意增加人手,明顯低於調查平均值的36%水平。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美國正組織聯盟阻止中國成為科技龍頭
Little Suen
-
01/03/2021
0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高級官員指,拜登政府計劃在5G、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組成聯盟,抗衡中國,阻止中國成為全球科技龍頭。報道指,華府會組成不同聯盟應對各範圍,主要包括大部分七大工業國,不同領域可能加入其他國家,例如有關人工智能的聯盟可能包括以色列,涉及出口管制的聯盟會包括印度,以確保中國不能進口某些技術。官員又指,為免令其他國家擔心影響與中國的關係,美國可能不會公開聯盟名單,強調聯盟必須具有靈活性,避免官僚主義。 報道早前亦引述消息指,拜登政府計劃允許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一項針對中國技術威脅的規則,在下月生效。特朗普政府去年11月推出這項規則,容讓商務部禁止被認為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的技術商業交易,以保護美國供應鏈安全。 來源:商業電台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財政預算案】 派糖:分期派發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Little Suen
-
24/02/2021
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4日)公布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向全港年滿18歲的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派發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期望能夠重點協助有關行業。 電子消費券預計720萬人受惠,並預計使用360億元,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及期望能夠重點協助有關行業。 陳茂波指出,面對目前的特殊環境,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適時為市場注入動力,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政府會物色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計劃,並會盡快公布計劃細節。 個別零售股今早炒起,包括莎莎 (00178)今早曾升一成。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新冠肺炎】 澳洲安排囚犯與肥人優先接種疫苗 受網友評擊當白老鼠
BUSINESS INNOVATOR
-
14/12/2020
0
近日新冠疫苗已有數個國家核准上市後,各國均排定施打疫苗的先後順序。澳洲排定次序大致與其他國家相近,除老年人、孕婦、醫護人員優先之外,還包括囚犯與肥胖人士,受部份澳洲網民質疑。澳洲官方回應說,囚犯與肥胖者列入優先是專家建議,因為這兩類人感染新冠肺炎機率較高。 澳洲衛生部門公布首批接種新冠疫苗人群,包括老年人、孕婦、醫護人員,以及慢性肥胖症患者與囚犯,引起網上批評,質疑為何監獄囚犯與肥胖者要優先? 澳洲衛生部發言人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優先人群是由醫學專家共同確定,因為囚犯和患有慢性肥胖症的人有較高機會感染新冠病毒,澳政府是遵從世界衛生組織指引。 報導指,美國麻州在本周也確定將監獄中的囚犯列為新冠疫苗的優先接種人群,該州州政府表示即使該做或不受民眾歡迎,但是此決定是遵循醫學專家建議,監獄人員過的是集體生活,屬於被感染的高危險群體。 有報導引述專業人士分析稱,囚犯或許才是澳政府想要優先接種疫苗的人選,因為即便囚犯在接種疫苗試驗中死亡,澳洲政府也無需承擔更多的社會輿論壓力。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中芯國際和中國海油被加入美國防部黑名單 中美關係或再降溫
BUSINESS INNOVATOR
-
04/12/2020
0
美國特朗普政府週四將中芯國際和中國海洋石油加入了據稱與中國軍方有關聯公司的黑名單中,此舉可能會在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前讓美中緊張關係升級。 美國國防部週四總共又認定四家中資公司為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公司,另外兩家分別為Chin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和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如此一來,目前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數已達到 35 家。儘管此國防黑名單初步並未宣布任何懲罰措施,不過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發布行政命令,將阻止美國投資人自明年下半年起購買黑名單中企業的有價證券。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施政報告】長者2蚊乘車優惠下年度擴展 需實名登記
BUSINESS INNOVATOR
-
26/11/2020
0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會撥款落實將兩元乘車優惠擴展至60歲或以上的長者,申請者需要具名登記、要用有相片的八達通卡,減少濫用。 林鄭月娥出席電台聯播節目時解釋,優惠門檻降低將令政府支出相當高昂,目前已有時間表、路線圖,目標下年度逐步落實。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新冠肺炎】相信政府!中國留學生為返英國 願打中國制新冠試驗疫苗
BUSINESS INNOVATOR
-
25/11/2020
0
綜合外媒報導,在英國伯明罕大學就讀經濟學的Evelyn Wu於今年3月應母親的要求下返回中國,但由於疫情緣故,讓她的學業被迫中斷,為了在明年1月順利返回英國求學,Evelyn在10月中旬向中國浙江省永康市的醫院登記疫苗接種。 Evelyn向醫院登記之後,2日內便接種由中國科興生技公司(Sinovac Biotech)開發的疫苗,費用為人民幣456元。Evelyn指出,在登記時,院方人員有告知此疫苗尚在第3測試階段,不過要她別擔心。 Evelyn說,她在打完疫苗之後,會擔心這款仍在測試階段的疫苗,並認為她是疫苗測試下的「白老鼠」,對止Evelyn回應:「我相信中國,相信政府,相信接種這種疫苗絕對安全」。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新冠肺炎】TVB女會計文員確診 30同事進行檢測
BUSINESS INNOVATOR
-
23/11/2020
0
一名在TVB電視廣播城工作的會計文員昨天通知公司她被確診新冠狀病毒。 該名職員已在醫院隔離,最後上班日期為上周五。 30名有接觸的員工已接受檢測,至今約10人收到結果,全部呈陰性。 無線電視向員工發通告,指已在會計科進行消毒清潔,建議同事要時刻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戴口罩及保持雙手清潔,如有病徵不應上班及應盡早求診。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中國外交官列14項澳洲「反中罪狀」澳總理強硬回應
BUSINESS INNOVATOR
-
20/11/2020
0
澳媒報道,中國駐坎培拉大使館的一名官員近日公佈羅列了14項澳洲政府被視為「反中」的行為的文件,其中包括建議獨立調查武漢肺炎疫情起源,資助當地研究機構從事反中研究、取消中國記者與學者簽證以及禁止華為參建5G網路等,指澳洲「毒害雙邊關係」。 同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澳洲是使雙方關係下滑的始作俑者。 趙立堅說:「中澳關係下滑的癥結在哪裡,澳方是十分清楚的。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丶對抗性行動,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路透社報導,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19日回應了中國對澳洲表達的不滿,強調「澳洲永遠會是澳洲」。莫里森強調,澳洲一直都是從自身利益為出發點來行事,並重申澳洲不會改變其政策。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美國大選】特朗普拒承認落敗 外國領袖祝賀訊息遭國務院攔截
BUSINESS INNOVATOR
-
12/11/2020
0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務院近日收獲多個外國領袖向總統當選人拜登發表的祝賀訊息,但遭特朗普政府攔截。 根據CNN報導,美國國務院一向負責支持總統當選人的所有通訊,然而由於特朗普拒絕接受拜登勝選,因此特朗普政府禁止拜登獲取美國務院資源,以致於拜登沒有收到數十條外界的訊息。 據悉,拜登團隊正在自行與外國政府聯繫,已與德國總理、加拿大總理等領袖多次通話,但沒有獲得由美國務院營運中心提供的後勤和翻譯支援。 此外,拜登也被阻攔獲取與特朗普相同的情報簡報。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專題】中國人大常委會:民主派四議員即時取消資格
BUSINESS INNOVATOR
-
11/11/2020
0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佈決議,對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增加規定,四名香港泛民主派議員即時被褫奪議席。 星期三(11月11日)的決議稱,香港立法會議員有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或具有其他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行為,一經依法認定,即時喪失議員資格。特區政府隨即公告,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以及梁繼昌即時喪失議員資格。四人在決議和公告公布後批評此舉違反香港《基本法》。 日前,剛在10月延任的19名立法會民主派議員表態將以集體辭職作回應。 觀察人士指出,北京此時行動,與美國大選後政局有一定關係,中方希望試探民主、共和兩黨在短期內要如何應對香港問題。 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強調決定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體系,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維護香港特區憲制秩序的又一重要立法。 遭DQ的議員召開記者會表示:「只有光榮,無後悔」。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美國大選】特朗普拒絕進行第二場總統辯論 「我不會浪費時間」
BUSINESS INNOVATOR
-
10/10/2020
0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不會參加原定將在10月15日舉行的第二場總統辯論,指網絡形式進行辯論是「浪費時間」,相信自己「不會傳染(病毒)給其他人」 由於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總統辯論主辦方此前決定,第二場辯論將以網絡連線方式舉行。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則表示,特朗普「時刻都在改變主意」,他當日會舉行活動直接回答選民提出的問題。 特朗普稱,以虛擬連線方式辯論是為了「保護」其對手拜登。 根據白宮的聲明,總統目前沒有任何新冠肺炎症狀,但白宮內部的感染範圍還在持續擴大。 目前並不清楚特朗普最初是如何感染病毒、如今是否仍具傳染性。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林鄭: 專家抹黑全民檢測計劃 意圖破壞香港與中央關係
BUSINESS INNOVATOR
-
25/08/2020
0
回應為何有部分人士選擇不參與全民檢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這個問題不應該由我回答,應該由推出計劃以來,不斷去抹黑計劃,不斷找藉口呼籲市民不要參加計劃的所謂專家、醫生和一般人回答。」 林鄭月娥質疑:「為何他們要有這樣的心腸,去阻止香港市民參與這個計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政治計算,找一件事來抹黑中央,破壞香港與中央關係,我想不到有另一個目的。」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重申,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是百分百自願計劃,目標是願檢盡檢,不會設有任何後果或條件,所以如果市民不願意,沒有人可以強迫他們接受檢測,亦不會為這個自願性檢測掛上任何條件或後果。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陳肇始: 全民檢測可助阻斷社區傳播鏈否則社交距離措施將無法大幅放寬
BUSINESS INNOVATOR
-
24/08/2020
0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周日在其網誌表示,政府提出進行大規模社區檢測,以助找出患者特別是無徵狀患者,阻斷隱性傳播鏈,如果隱形傳播鏈繼續在社區廣泛存在,各項社交距離措施就無法大幅放寬。 陳肇始指,政府自七月中開始,已為多個較高風險或高接觸群組(包括安老院舍員工、食肆員工、的士司機和前線物管人員等),開展較以往大規模的檢測,個別群組的陽性比例亦相當高(的士司機達0.08%)。 陳肇始指,過往本港的檢測能力,未能支持進行大規模的普及社區檢測,於是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請求,在檢測方面提供支援。 陳肇始指,中央政府全力提供支援,認為有助香港特區防控第三波疫情和回復穩定,並為與內地恢復跨境人流及經濟往來,包括互認「健康碼」及相互豁免檢疫等安排提供基礎。 陳肇始指,政府提出進行大規模的普及社區檢測,令社會可以逐步恢復社交及經濟活動,令市民可以陸續回復較為正常的生活。 圖片:hksar.org 原整新聞:https://bit.ly/2QnlMy8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港府考慮推行全民檢測與健康碼 有效性和透明度惹憂慮
BUSINESS INNOVATOR
-
21/08/2020
0
外媒報導,香港政府正在籌備下周開始向全港市民提供病毒檢測,建制派為了提高民眾檢測率,正提倡仿效中國大陸和澳門,在香港引用健康碼制度,容許檢測呈陰性的市民豁免部分社交距離措施,例如可以到公眾運動場館做運動或是在食肆吃晚餐等等。 部份香港醫護專家指出,香港有別於大陸城市和澳門,沒有禁止民眾活動和全面封鎖下做全民檢測,本身效果成疑,如果市民檢測陰性後繼續有廣泛社交活動,同樣有感染風險,健康碼可能會給市民「假安全感」,即是以為自己沒有病而少了防疫,增加感染風險。 「新民主同盟」前立法會議員范國威他認為,如果公眾場所要求民眾出示健康票證明,變相會限制了不願檢測的人的自由,「等同坐監禁足,在家就是監獄」,他又指,中國的健康碼制度與警方系統連接,並與甚具爭議的信用系統有關,擔心政府以防疫之名推出全民檢測和健康碼,為「全面監控」鋪路。 另外,香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講座教授許樹昌,亦質疑全民檢測和健康碼的成效,他認為,香港沒有居家令,市民仍會在社區遊走,加上檢測非強制性,這些情況下做全民檢測,效果未必最好。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對BBC中文表示,推行健康碼其實不利於防控病毒。他指出,參考早前一些比較活躍的感染群組案例,需要連續檢測,檢測多次才有可能把病毒防住,要不然全是漏網之魚。 圖片:ft.com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特朗普考慮禁止更多中國Apps
BUSINESS INNOVATOR
-
18/08/2020
0
白宮幕僚長Mark Meadows表示,在決定禁用短視頻應用TikTok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已考慮禁止更多中國公司。 Meadows表示:「總統主要考慮的是禁止其他可能收集個人信息且存在潛在國家安全風險的中國應用程序。」 圖片:ft.com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55萬份蘋果日報供不應求港人排長龍表支持
BUSINESS INNOVATOR
-
11/08/2020
0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及多名壹傳媒高層10日遭到港警以違反國安法為由逮捕,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蘋果日報》繼續編採工作,印刷部凌晨出版最新一份《蘋果日報》,以創辦人黎智英被捕為頭條,標題為「蘋果一定撐落去」。 眾多港人從凌晨就開始排隊買報紙,不少販售報紙的供應商更是出現排隊人龍,發行量加印至55萬份。 港府昨日大動作逮捕包括黎智英等多名壹傳媒高層,更派出將近200名港警搜索壹傳媒辦公室。香港蘋果日報昨晚發出聲明,譴責港警的搜索行徑嚴重衝擊新聞自由,指出香港新聞自由已岌岌可危,並強調在面對這個危急關頭,員工會嚴守崗位,捍衛新聞自由。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發言人指出,事件進一步證明《國安法》成為壓制反對派的藉口;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發文表達關切,譴責中共已經剝奪香港的自由、侵害人民的權利。 圖片:法新社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新冠肺炎】對患者損害嚴重如心臟病發近八成康復者或患慢性心血管病
BUSINESS INNOVATOR
-
29/07/2020
0
德國最新醫學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對心臟造成嚴重長期損害,76%康復者出現等同心臟病發造成的損害、78%康復者的心臟結構改變,超過半數的染疫身亡者的心臟發現高濃度病毒量,美國也發現同樣的狀況,相關研究已刊載於心臟期刊《JAMA》。 該項研究對近期康復的100名新冠患者進行磁力共振,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三的患者出現心肌炎徵狀。研究人員警告,新冠危機可能由急性呼吸道疾病轉移到長期慢性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還發現,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幾個月後,患者仍然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礙和持續的炎症,有機會引起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血管併發症。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外媒統計:特朗普5週內發佈192個不實言論
BUSINESS INNOVATOR
-
26/06/2020
0
外媒統計:特朗普 5 週內發佈 192 個不實言論
閱讀更多
商業時事
印度反中情緒升溫 3000酒店拒絕接待中國人
BUSINESS INNOVATOR
-
26/06/2020
0
印度反中情緒升溫 3000酒店拒絕接待中國人 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德里酒店與餐廳業主協會(DHROA)表示,協會內3000家酒店旅館涉及7.5萬間客房,皆不會提供中國人任何住宿及用餐。 DHROA秘書長指出,中國對待印度的種種行為,在德里酒店業界燃起憤怒情緒,當有人發起抵制中貨的活動時,酒店及旅館業者決定積極參與,並停止接待中國人,甚至是旅店內不使用任何中國產品。 但報導指出,自印度3月針對新冠肺炎實施全國封鎖以來,德里所有的酒店旅館本已暫停營業。
閱讀更多